在职建筑学博士读几年?
我是2016年报的清华,2017年入学,因为是和硕士连读的,所以是3+4,2021年毕业。 但是我18年去香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时候,在港大遇到了复旦的同学,他是16年报的复旦,也是和我一个专业,但是他是4+3,我问他为什么多一年,他说他那一年做了课题没学完,所以要多一年。 我的同学中就有15年报的中国矿业大学,16年入学的山东大学、南京林业大学,都是3+4。17年报的天津大学、吉林大学(这两个同学都延期毕业了),还有我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学长,他是19年拿到硕士学位的,然后今年毕业的,也是3+4。 我有一个同学报的是西南交通大学的在职研,好像是16年报的,17年入学,但是他的研究方向不是建筑学专业,所以不知道具体是多少时间能修完学分。 以上都是我在上学期间遇到的情况,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可能有人多的有人少,跟学校的专业设置有关系,跟你的研究兴趣有关系,和你的学习能力有关系…… 所以这个问题没法有具体的答案。
另外,虽然都是叫作“在职博士”,但是这里边其实区别很大。 有的学校是在职申博,例如我报名的清华大学,需要申请者具有硕士学位,申请时提交硕士学位证复印件及验证报告,入学时再交验原件;并且获得硕士学位的时间满五年(从学位证书上签发日期算起)。这种方式对于学员来说难度最大。 因为是需要通过统招统考录取的,所以和全日制的学生一样,要先考进目标院校,然后再选择导师,之后才进行研究,毕业要求也和全日制的统一标准。
而另一种方式则是先选好导师,然后通过单独的复试录取,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先选老师再读研,从而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和研究。缺点就是要求较高,很多学校都有名额限制,而且考试难度也不小。比如之前我了解到的上海交通大的在职博,就是先选导师,然后笔试加面试,复试比例接近1比10。
最后,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在职博士,都意味着更高的学费,更多的支出,更大的经济压力。如果选择了这种形式的学习,那就请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,知道为什么要读书,要做什么。不然,读下来很可能就是浪费时间金钱,没有任何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