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公立高中教育?
简单说,就是政府开办/扶持的高中(含中职)教育,招生按户籍分,学费按政府定价,学校经费按财政拨款+收费(包括学杂费、住宿费、伙食费、校服费等)。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(私立学校)最大的区别就是办学体制的不同,资金来源不同。公办学校由当地教育局管理,学费标准是审批价的减免;民办学校没有政府的资金介入,全部由学校自筹资金运作。另外,民办学校是有盈利要求的。
目前我国的学制可以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,其中高中阶段又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类,普通高中属于普通教育范畴,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参加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,培养具有广泛基础知识的社会公民,而技校属于职教范畴,侧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,为就业铺路。 从2017年起,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取消公办、民办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之分,改为电脑随机派位录取,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。
虽然都叫“公】立学校”但不同的学校又有不同的功能定位:有的学校侧重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,实施素质教育;有的是政府为了缓解择校热而新开办的“学区”,引进优秀师资,提供高质量的义务教育;还有的是对口援建学校,帮助西部和农村地区发展基础教育…… 不管怎么说,能进入公立学校读书都是幸运的,毕竟国家保障着教师的工资和学校的运转经费。相比较而言,民办学校要灵活很多,只要学校招收的学生多了,各项指标完成了,就可以申请增加预算,扩张规模了。当然,民办学校也必须要有实力才能揽到更多的生源,否则就只能喝“西北风”了。